1939~1946年蒙特梭利到印度他觀察了很多兒童,

對於六歲以上和以下的兒童的學習方式是否相同很感興趣。

一開始描述六歲之下小孩的學習他是說那個特別心智運作模式,

在生命的前六年之後就沒有了。

這種特別心智運作模式可以讓孩子吸收環境的一切,

可以毫不費力就可以學習,這種吸收完全忠於環境、

精確吸收環境的一切到身體內部。

孩子所吸收的一部分將永遠伴隨著他,

也幫助孩子形成個人人格、適應環境

 

每個人都會走路、移動方式、動作方式、舉止都是不一樣的。

每個人的態度、偏見、思考模式都不一樣。

每個人的表達方式、聲音也是不一樣的。

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心理階段也就是情感。

每個人的吸收性心智為他奠定基礎,

人格的創造主要是由周遭環境吸收而來。

 

 

0~6歲都是無意識的吸收

0~3歲:生理性的,幫助孩子的精神胚胎

      -1.動作2.語言3.智能4.意志力5.情緒

 

3~6歲:更加有意識主動、積極的去做想做的事情,

       將人類的特質加以鞏固、精緻化。

 

 

蒙特梭利說兒童是「成人之父」,構成自己的特質 

已經在生命前三年都已經打好基礎。

 

吸收性心智有兩個比喻:

第一個:海綿

        是不加區別、不帶任何偏見去吸取環境的一切,

        不論乾淨或是骯髒的水都或成為海棉一部分。

第二個:舊式底片照相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照相機走到哪裡照到哪裡,無法馬上看到拍的照片

       需要時間去顯影。不管環境中的美、醜,都會把它

       拍下來不帶任何偏見和先入為主的觀念。

 

吸收性心智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?

幫助人類適應環境

讓新生兒能夠生存於他出生的那個時代、地點和文化的過程

主要有三個要素:

1.語言

孩子們能發展出母語,兩歲半的孩子說出的母語同樣

能反應出在他周圍環境聽到的這種語言中的複雜性、

語法、口音、語調。

2.動作

每一個團體有屬於自己的動作,幼兒吸收到在周圍

所看見的動作。EX:他們走路的方式。

3.文化

幼兒會吸收他們周圍所見的習俗、價值觀和態度。

EX:過年的習俗、端午節、中秋節...。

 

 

成人的角色 

認識到生命前六年吸收性心智的存在。

當一個模範角色。

不要阻礙兒童吸收的機會。

提供讓兒童的發展工具能發揮作用和擴展的方式。

 

預備的環境

讓孩子浸泡在自己的文化中。

讓孩子浸泡在豐富的人類語言中。

讓孩子浸泡在善美的人類價值觀中。

允許自由的活動\運動。

提供活動的機會。

 

"幼兒成長中所需的一切養料,都是他的吸收性心智從環境中獲得的。

吸收性心智必須在環境中去定自己的位置,

並利用吸收進去的材料來建構自己。因此,尤其在生命的初始,

我們應儘可能為兒童創設有趣和富有吸引力的環境。"

《摘錄自吸收性心智》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ss Anna  的頭像
    Miss Anna

    ~ Miss Anna~

    Miss An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